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7.第87章 活久见,前线的军将居然在做生意 (第3/4页)
这段路走的宋应奎哪叫一个战战兢兢,生怕射过来的散箭伤着人。 ??到了宁西城下,交割了文书和关照後,负责後勤的军官带着人称过粮,签了回执,这趟活基本算完成了。 ??果然汩没两成粮食是潜规则,收粮的军官并没有难为宋应奎,并将本身属於运粮队的结余分文不少的留了下来。就这事来说,大家办事还是讲规矩的。 ??送到前线的六万多斤粮食听着很多,但八九千大军吃用的话,吃不了几天的。大郑给前线作战的队伍定的夥食标准是一人每天三斤粮,六万多斤粮食也就吃个两三天而已。 ??後世的人再怎麽能吃,一天也吃不了三斤主粮。可在精神和体力高度消耗,又没油水和其它辅食的前线,一天三斤粮未必够吃,战争果然是个烧钱的事。 ??“今晚,我们的队伍就找个军营挨着扎营吧。现在天时已晚,赶路的话走不了多长,容易被西蕃兵辍在後边,太过危险。”主力兵马都不能完全驻扎进宁西城,运粮的义勇就更没资格进城住。宁西城没法完全堵住西蕃军进入湟水谷地,一旦他们有几十人咬住回返的义勇队,哪就麻烦了。所以宋应奎决定靠着军营住宿,白天的时候再往回赶。 ??大郑军还好说话一些,选了一处军营派杨顺安去商量,很快就给了答覆,同意五营义勇队在他们军营旁边驻扎。 ??“同意咱们安营的是哪里来的队伍?”哪怕是一晚上的邻居,也得简单的将根脚打听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