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零摄氏度_第一百八章:阶层堡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章:阶层堡垒 (第1/3页)

    ??曹园转给曹明华一条微博链接,是BBC纪录片《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跟拍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从他们的7岁拍到56岁。半个世纪的追踪,残酷揭示了阶层壁垒有多难打破:从小看《金融时报》的富裕家庭孩子,成长後依然会走上精英之路,垄断社会上的优质资源;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依然重蹈父辈命运,为活下去竭尽全力。14个家庭的孩子,只有考上并且读完牛津的那个孩子打破了阶层壁垒。

    此时的曹明华就是这样的感觉,跨越阶层太难了,不管是跌落还是上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秀林尽管生活的不如他的兄弟姐妹,可也比曹明华这样的土着强。鲜明对比的曹明华,尽管她是上升了,依然会有各种贫困问题试图把她再拉下水,打回原形。

    比如邹爱琴,她的老公挣钱并不少,家里也有两套房,但是,她仍然要放弃自己的生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照顾母亲十年。十年和社会脱节,她的思维模式和待人接物一定跟不上时代。

    邹爱琴有位哥哥,她哥哥过的肯定也不富裕,依照曹明华的推测,这也是造成邹爱琴贫穷思想的另一个原因。

    邹爱琴的老公不能反对邹爱琴照顾母亲,但是肯定不会允许她拿出自己家的钱,全部用於负担邹爱琴母亲的开销,这样邹爱琴只剩下出力了。她自己又没有能力为母亲请护工,唯有十年如一日的亲自伺候母亲。

    同样的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