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章 大清禁卫军 (第3/6页)
火器营在康熙三十年(1691)。选八旗满洲、蒙古习火器之兵,另组为营。 营兵有鸟枪护军与炮甲两种,额定满洲、蒙古每佐领下鸟枪护军六人,炮甲一人,分内外二营cao演,在城内的为内火器营,分枪、炮两营。在城外的为外火器营,专习鸟枪。 内外二营,共有鸟枪护军五千二百多人(内有护军校、蓝翎长、队长各一百二十人,并有笔帖式十六人掌文移)炮甲八百八十人,养育兵一千六百五十人(备补充鸟枪护军),三种兵总数是七千八百多人。 内外火器营分别定时训练,除cao演枪、炮之外,并cao演步射、骑射及各项技艺。 共辖官兵近八千人,火器营在平定三蕃,收复台湾和抵御沙俄侵略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步军营: 清代禁卫军之一,相当於清廷京城的卫戍部队和治安机关,按地段,分驻防区下设中、南、北、左、右五个巡捕营。按八旗方位驻防,负责城内社会治安,专司缉扑之事。 清初已有满、蒙、汉军组成的步军营,总计步军二万一千一百五十八人。 康熙十三年(1674)定步军统领兼提督京城九门事务,三十年又兼管巡捕三营事务,乾隆时扩编为五营。於是步军营设官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从一品,由皇帝亲信大臣兼任。统领掌九门管钥,统帅八旗步军五营将士,周围巡哨,以卫京邑,总兵佐之。 步军营的特点: 一是合满、蒙、汉为营,皆隶於统领; 二是五城巡捕营步兵万人皆绿旗兵,亦隶步军统领,附於八旗禁旅。 康熙十三年,定制兵额21158人。 神机营: 前面已经介绍过,不再多言。 虎枪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