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小萝莉开始营业 (第2/6页)
人为一牛录,由此而得名。) 女真人在对外防御与征伐过程中采取了以牛录额真统领牛录的组织形式,从而牛录组织具有了军事职能。为便於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需将若乾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作导引而不使方位错乱。 旗帜在满语中称为“固山”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汉语称“旗”。 大致分为: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名;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名;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名,固山额真汉译都统,1固山即为1旗,每固山(旗)除固山额真外,设左右梅勒额真为副职。 每旗原则上应该包含二十五个牛录,每个牛录有三百人,共计七千五百人。但是实际上,每旗的牛录数量都是不一样的、都不是固定的、都是随时可以按照皇帝个人的爱好而不断变更的。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满洲八旗之制确立。 原四旗名称冠以“正”,另四旗名称以黄、红、白、蓝冠以“镶”,即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於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於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 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