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2章 文諡24武諡18 (第2/4页)
“文贞” 宋朝时候,为了避宋仁宗名讳(赵祯),将文贞改为文正。(司马光提出‘文正是諡之极美,无以复加’) 宋到明清以“文正”为尊, 清只有八个人表了“文正”(但只表汉族官员(譬如:左宗棠),满族的一般最高荣誉是配享太庙)。且文正只有皇帝圈定。 清代仅次於‘文正’的諡号为:‘文忠’、‘文襄’ 清朝赐文,最低门槛入过翰林。 武将諡号: 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諡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信、康、壮、恒、湣、烈、勇、僖。 明朝武将最好諡号:‘武宁’,譬如:徐达:徐武宁王。 此外, 还有一种文武通用的諡法。 通諡:文臣武将皆可用的‘忠’字諡号: 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諡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宪、节、贞、靖、襄、敏、安、僖、穆、介、威、端、壮、宣、裕、果、勇、湣、刚、惠、悫、怀、清。 另,宋朝文正的諡号也是最高的,譬如:范仲淹-范文正公。 此外,最重要的是: 諡号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褒贬之分。 Ps:《大清会典》规定的“群臣諡字”为: “忠孝纯诚文献成宪宣昭明哲度武烈勇壮刚果威恒毅恭敬庄端恪钦穆厚安泰敦裕良康惠和顺温正肃简靖清介节悫僖平贞确质洁思慎密定直义勤襄景敏理通达荣隐湣懿”。 官员諡号均为一二字,明清二字。 唐之前,还没有一整套完善的諡号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