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6.第326章 职田法 (第3/6页)
这项制度看起来是挺好的,朝堂只要给每一层官府注入了一笔本金,日後就可以通过官府自行运行来获得利息,维持各级官府的运行。 这样不需要朝堂供养各级官府,也没有增加地方上的税收,堪称是两难自解的妙招。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 地方官府本身就是当地的治理者,拥有极大的权力,而在南北朝时代的商业活动根本没有达到後世宋明那麽发达,像是关西这种地方甚至连钱都不怎麽用,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的庄园经济。 你连商业都没有,放贷给谁啊? 所以“公廨钱”就和宋代的“青苗钱”一样,变成了一种官府强行摊派的敛财手段。 反正每年要钱维持官府运行,所以官府就强制发放高利贷,要求治下的百姓贷款,管你是不是拿钱做生意,反正到期以後要连本带息还回来。 所以州令史又被民间称之为“捉钱令史”,这是一个职位低微却让人胆寒的官吏,因为捉钱令史是真的能让人破产的。 所以苏绰向苏泽上书,言“公廨钱”制度,“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苏泽通过麾下随从调查後,也认可了苏绰的结论,“公廨钱”已经堕落成害民的恶法,成了各层级官府盘剥地方的工具,有的地方官府一年收取大量高息的公廨钱,直接就是官方强制高利贷了。於是苏泽在六州二郡取消了“公廨钱”,但是各级官府需要用钱,苏泽就用了“职田”的方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