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南北朝_第111章 羽林变前(4k,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 羽林变前(4k,求订阅) (第4/7页)

败,高太后出家为尼,於忠和崔光等顾命大臣拥立了胡充华为太后,现在的胡充华也不过是一个太妃而已,连死後跟宣武帝合葬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这位胡太后对於亡夫的心情是复杂的,她固然也有后宫专宠的时候,但是宣武帝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将她立为皇后过。

    这份复杂的感情也投射到了儿子元诩身上,胡太后对待宗室非常优容,还给寿阳郡主的父王彭城王元勰平反,甚至对陪同元诩读书的元子攸也很宠爱,却唯独对自己的亲儿子非常疏远。

    生长於宫廷中的皇子都比较早慧,九岁的元诩已经能够感受到母后身上的这股隔阂感,幼年丧父,又缺乏母爱,元诩将感情投射到了身边的近侍身上,经常出入皇帝和太后寝宫的大长秋刘腾,就成了元诩最信任的人。

    例行的大朝会更多的是典礼仪式性质的,真正的朝廷大事基本上是不会在大朝会讨论的。

    真正的朝廷要务,一般在太后主持的小朝会上,和宗王重臣们商议处理。

    元诩还没有亲政,每个月也只需要出席小朝会,但是长期困在后宫中,大朝会是小皇帝唯一能够见到众臣,展现皇帝威仪的时候,所以元诩从上朝後精神就很亢奋,好奇的看着太极殿内的群臣。最後小皇帝的目光落在了领班的重臣之首,清河王元怿的身上。

    对於这位清河王叔,元诩一开始的感情是尊敬的。

    世人都说清河王的贤名,元诩刚登基的时候也将清河王视作学习的偶像。

    但是随着皇帝日渐长大,关於母后和清河王之间的那些风言风语,也传到了小皇帝的耳朵里。

    从这个时候开始,清河王的形象逐渐在小皇帝心中崩塌,清河王以後再上的那些劝谏皇帝的奏章,就被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