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金钱教育 (第5/8页)
买下了村里的蜡烛供销社,改名一暖蜡烛公司。 两间厂房虽是很破,但是地理位置还是很不错的,厂房临江,还在90年代着名的运输村――温州永嘉朱涂村,靠着做运输起家,那个村出来的现在有好些个亿万富翁。当然这都是後话了。 左建设一边用自己做了好几年建设学到的本领拯救危旧厂房,一边发动温州人的商业头脑,想着怎麽给一暖蜡烛公司找销路。 左建设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麽办法,因为蜡烛这个东西,在中国,真的是几千年前就有的东西。 先秦上古时期就有人用芦苇和蜜蜡制作照明用具,(其实西方也是自古就有,人家那时候叫也叫蜜蜡,蜜蜂无国界啊,蜜蜡被天主教认为是处女受胎的象征,奉为纯洁之光)。 蜡烛这东西一开始在东西方都是稀有物品,到了汉朝还是贡品,南北朝时期开始没有那麽稀缺,不过还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有钱都买不到。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的蜡烛就开始作为“国际贸易”的商品,有钱就能买得到了。明清时期,蜡烛已经是寻常百姓家的必备品了,制作工艺也是相当简单。 左建设想来想去,只想到李商隐的一句唐诗“何当共剪西窗烛”(所以说左建设给左一、左再取名简单粗暴,明明是有文化的人,是不是!)。 但就是这句诗,救了一暖蜡烛公司,左建设通过这句诗想到了自己1978年的那场婚礼,尽管婚礼非常简陋,但是左建设当年几乎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当――16块钱人民币,托人从SH买回来一对龙凤烛。 197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