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8章 尚秀芳,文斗(6k) (第2/11页)
储积殷实,或许是受到武侠世界和天地元气的影响,光一个洛口仓就有三千个大窖,每窖储粮八千石,储量高得惊人,完全不是王朝末年衰落的样子。 ??根据《隋书·食货志》记载,隋朝末年“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於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蒿为末而食之。其後人乃相食。” ??之所以会出现百姓饥馑严重、饿殍遍野的情况,从而引发大面积的农民起义,杨广的三征高句丽和挖掘大运河、无日不治宫室消耗国力固然有很重要的原因; ??但虚报耕田亩数,因此过度收税,且在遇上天灾时有粮不放,吏治败坏,国富而民弱,才是其让百姓处於水深火热之中,完全没法忍受下去的根本。 ??文帝杨坚时期,由於灭北齐时他发现了大量隐匿耕地和隐户,以此作为经验推广,用抓隐匿耕地和人口的本事来衡量官员们的考绩,并严厉的惩罚上报田亩数量较少的官吏。 ??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让隋朝官方统计的人口户数和耕地数飞速上涨,“人口”直接翻倍,“耕地”翻了近十倍,名义上用来征税的耕地面积高达五十亿多亩,相当於唐朝巅峰时的四五倍。 ??这两者的虚报之事,早在杨坚在位期间就相当严重,让平民承受了超过正常水平数倍的赋税,用收刮到的巨量粮食填满了一个个大型粮仓,成为被瞒在鼓里的杨坚、杨广自认大隋强盛的证明。 ??《贞观政要》记载:“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