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宴席 (第4/6页)
爱,出宫後德龄嫁了位美国外交官,时常在中美之间往返奔波,写点慈禧秘闻、演些清宫英文戏。能够在深宫中讨得老太后的欢心,可见德龄必然是擅长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聪明人。 果然,等德龄看到曾四海夫妇时,之前西方人的那套虚情假意的热情劲儿立即被摒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典型的东方人谄媚,而白太太一旦察觉到这种区别对待,脸上就显出一种微妙的讽刺:她的眉毛天生上扬,很有感染力,非常擅长表达类似於嘲讽的表情。 可惜白鹤鸣书呆子气很重,还沉浸在故人团聚的兴奋中,丝毫没有发觉宴席的氛围已变。 好在曾夫人是位开朗健谈的女性,看得出连一向倨傲的白太太也很喜欢她。这位曾夫人据说是位知名画家,看上去给人种非常笃定的稳重感,尽管她也微笑着和你闲聊,态度和蔼可亲,笑容明亮灿烂,但你知道,她的身心都沉浸在一个离俗世很远的地方,那里有城墙堡垒,和周围的世界保持着疏远的距离,而她就在自己的世界里沉稳前行,凡夫俗子休得聒噪。这种距离感能使寻常人肃然起敬,却也必将令身边的亲人感到隔绝。 女眷们的热闹,并没有把两个男人衬托的无趣。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说话简直就像两国元首,客套话连篇。然而这种局面,很快就被曾四海打破了。他三十多岁的年龄,容貌出众,风度翩翩,也很清楚自己的魅力,举手抬足间意气风发,与其说他是位官僚,不如说更像一位阔少名流,说起收藏古玩来头头是道,讲起文学掌故来引经据典。清高迂腐如白鹤鸣,竟然也一返常态,有了很高的谈话兴致,两个人热络得外人都插不下嘴。 席间,曾四海先後发表了对中央饭店菜式和红酒的不满,就见他先是把眉一皱,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