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2章 千古谏臣魏征 (第9/13页)
乎不用,米价每斗才三钱。” ??“蛮夷首领身穿衣冠,带刀宿卫。” ??“东到大海,南过五岭,夜不闭户,行不携粮,路上就能得到供应。” ??“李世民对群臣说这是魏征劝谏仁义治国的结果,叹息宰相见不到此情此景。” ??赵匡胤:唐太宗能够听得进臣子的劝谏,或许这就是唐太宗能够成为千古一帝的原因吧! ??不说其他的,单单唐太宗能够忍住不去泰山封禅,这一点就值得他敬佩。 ??他要是有唐太宗那样卓越的功绩,说什麽也要去泰山封禅。 ??在贞观六年的时候,文武百官不断请求唐太宗举行泰山封禅大礼。 ??但唐太宗不以为然,认为若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也无不可。 ??可群臣还是不停地请求,唐太宗打算听从大家的意见,惟独魏征认为不可。 ??唐太宗好奇是否认为皇上功劳不足,抑或是德行不厚,大唐不安定,还是四方夷族未归服、年成未丰收,祥瑞未到,以致不足以泰山封禅。 ??魏征均肯定了唐太宗的功绩,但认为虽太宗有上述六点理由。 ??然隋亡大乱之後,人口没有恢复,国库粮仓空虚。 ??而太宗驾东去泰山,大量的骑兵车辇,耗费难以承担。 ??且太宗封禅泰山,则各国君主聚集,远方夷族首领跟从。 ??如今从伊水、洛水东到大海、泰山,人烟稀少,满目草木丛生。 ??这是引戎狄进入大唐腹地,并展示大唐的虚弱。 ??况且赏赐供给无数,也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免除几年徭役,也不能补偿老百姓的劳苦,像这样崇尚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