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8章 藩王与藩王间的基尼系数 (第2/10页)
经感受到这个增长有些不对劲了。 ??洪武二十年九月,朱元璋下诏:亲王府岁给米五万石,其茶、盐、布、絮等物悉罢勿给。 ??到了洪武二十八年闰九月,朱元璋又认为现在‘子孙众盛’,而且天下军民开支较往年倍增,所以他下旨:量减各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 ??具体来说,原先亲王的五万石禄米减为一万石,郡王由六千石降为二千石,後面的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等等,像什麽奉国中尉,按道理讲,他也是朱元璋的子孙,但管不了了,一年二百石,打发了事。 ??这次‘降薪’还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就是郡王嫡长子,承袭郡王者‘岁赐比始封郡王减半支给’,就是说你不是原装的郡王,那就只有一千石。 ??如果仅仅是这样,似乎也还不错。 ??嘿嘿,哪里那麽容易。 ??洪武二十八年的这次‘降薪’,是明发旨意,那麽就给吧? ??当时的户部尚书名为郁新,他上奏皇帝,说:亲王岁米既有定议,请令有司如数给之。 ??朱元璋一想,有些地方还是贫穷的,不能如数给啊! ??所以下令晋王、燕王、楚王、蜀王、湘王,如数给与。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各府民少赋薄,岁且给五百石。只有一个嗣秦王,因为他年纪小,不能饿着,所以下令‘有司月进’。 ??你看,老朱皇帝再残暴,他对老百姓还是好的,他知道各地情况不一样。 ??所以也有人认为,明朝宗藩消耗禄米不大,你瞧嘛写在旨意上是一万石,但根本没给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