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之改变_第七十一章 出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出发 (第9/16页)

所初中和94所高中。

    ??古时候,大阪称为浪速、浪华或难波,因濒临濑户内海,自古以来便是古都奈良和京都的重要门户,是日本商业和贸易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4到7世纪,几代日本天皇曾在这里建都(公元313年至412年、公元645年至683年)。据日本史书记载,神武天皇乘船自九州向东航行巡视,到大阪附近,水流湍急,浪花翻滚,将此地称为“浪速”,浪华或难波同浪速的意思相近。公元19世纪起,改称为大阪,其原因是附近地区多山,上町台一带坡地面积广大且坡面平缓,在日语里阪作坡解,始称大阪,後来演变为大阪。1583年,丰臣秀吉调集3万民工,大兴土木,花费3年时间,将大阪城建成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用巨石堆砌高大坚固的城墙,有的地方高达10米,成为日本所有古老城墙中最高的。城内修筑了宏伟华丽的宫殿和式样别致的房舍,那黄色的屋顶,镏金的雕梁画柱,充分显示出日本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另外,还在西部低洼处开挖运河,架设桥梁,使大阪获得“水都”、“桥都”的称号。今天的大阪城,是将军秀忠於1620年在原来城池的旧址上重建扩建的,并重修了秀丽巍峨的天守台。大阪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着名的有建於593年的四天王寺古刹,整个寺院有金塔、五重塔、讲堂等40多幢建筑,寺内珍藏的法华经扇面,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原建筑因遭兵乱火灾毁坏,现建筑是1963年按原样重建的。秀吉将军於1583年修建的大阪古城,有护城河和长12公里的城墙,城内的天守阁,高56米,为5层9重建筑,阁内陈列着自公元1568年至1598年桃山时代的美术珍品。建於949年的天满宫,是每年7月24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