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之改变_第五十三章 重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重力 (第3/8页)

打桩後连成三角网,测量各点方位角,再测定点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边长),根据边长计算坐标,决定多点平面位置,再测量各点海拔高度,这就是三角测量,天文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称为基准点测量,作为绘制地图之基准各点位置,我猜测的三角点包含了控制平面位置的坐标信息和控制高度的高程数据。

    ??三角点依边长的不同,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等三角点取平均边长为40公里,另约20至25公里之间有一等三角点补点,二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8公里,三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4公里,四等三角点平均边长为2公里,这其中四等三角点又称为图根点,图根点有「山」字图根点,也就是土地调查专为测量标高,所设置的测量基点;最早是日据时期所立,现由内政部地政司及联勤测量署负责实施重测。

    ??三角点的截面积,浮出地面石柱:一等三角点17公分宽、高度79公分,二等三角点14公分、三等三角点14公分宽、高度60公分,四等三角点宽12公分高46公分;盘石:一等45公分宽、高度20公分,二等30公分高度18公分,三等30公分宽、高度15公分,四等三角点无盘石,基石顶面正中央都刻需细而深「 」字形记号,侧面刻有「☆」等三角点字样,除一等和四等未编列号码外,二等三角点号码则用阿拉伯数字横刻;三等三角点最早期设立的是以汉字直刻四千号之号码,晚期测设的,即四千号以後者,後来改用阿拉伯数字横刻,此外亦有刻上埋设机关及年月等。

    ??图根点亦称四等三角点,此乃属直接施测物位者,奇差误以不见於图为限,为提高精确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