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1.第171章 今天是大章 (第7/8页)
税,就可一目了然。” ??“臣以为,田亩之策,也可照此实行。” ??“说说。” ??见到袁世振有了想法,朱由校示意他接着说。 ??“民间地契同样留下盖印之所,与地方鱼鳞册相辅相成,凡八年一换,就可以防止刁民偷税漏税。” ??说着,袁世振心里还补了一句。 ??民间还能再收笔工本费。 ??“嗯。” ??听到袁世振的照本宣科,朱由校也只是点了点头,心里补了一句。 ??大明有着悠久的民告官历史,等到锦衣卫发展到各省了,要是下面有孙子敢多收税,这就是民告官的证据。 ??这个就相当於税单了,是以後税务改革的要点,凡是收税,必须要印。 ??皇帝与袁世振两人,各自心怀鬼胎的又交流了一番後,袁世振心满意足的离开。 ??皇帝虽然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练兵上,但对朝政,特别是自己的变法之事很是看重的啊。 ??而且其聪慧程度堪称雄才大略啊。 ??带着太监写下的取钱圣旨,袁世振一路就溜达到了度支司。 ??“一万两银子的工本费,伱打算买笔墨纸砚吃啊?” ??班房之中,看着盖有皇帝大印的草拟圣旨,毕自言长大了嘴,看着眼前的袁世振。 ??“这个不单单是笔墨纸砚,还要用在新法上面。” ??听到了毕自言的话,袁世振连忙解释起来。 ??“朝廷要更换户帖、田契、黄册、鱼鳞册,专门使用勘合纸,八年一换。” ??“陛下已令人去江西请专门的造纸人,要来京城造纸,这个只是暂时的。” ??“那也用不了一万两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