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9章 福王的觉悟 (第5/8页)
??从下面知县、知府、巡抚一步步卷到六部尚书的地方派,如毕自言、周应秋,这些人多是齐楚浙党或者中立。 ??清流派则是以科举前甲,进了翰林院的庶吉士为首,上升通道是六科与都察院,如方从哲、叶向高、韩爌、刘一燝等人,这些人多是东林。 ??地方派出尚书,清流派出辅臣,双方的平衡构成了大明的政治派系。 ??地方派实乾,手中握着六部的权力,保证大明朝廷的正常运转。 ??清流派则是监察百官,负责为大明剔除腐rou。 ??皇帝做一件事时,只要能得到六部官员的支持,以内阁辅臣为首的清流根本就没办法和皇帝对着乾。 ??昔年张居正的考成法,为什麽通过内阁监督六科、六科监督六部的方式套娃。 ??因为他是清流出身,想要做事,就必须握住六部,控制地方派,不然靠清流成不了事。 ??而皇帝要做事,则没这个顾虑,跳过内阁找六部就行了。 ??能从地方一步步卷到京城,他就没蠢货,总想着和皇帝对着乾。 ??而皇帝跳过内阁找六部处理政务,会不会引起文官反弹,集体辞职什麽的。 ??想多了。 ??两条腿儿走路的大明文官,地方派卷到最後,也只能卷到六部尚书,根本就没机会入阁。 ??这也就导致内阁代表的仅仅是以都察院、六科廊为首的清流派。 ??而有没有做事儿,更不担心了。 ??丞相都没了,还中旨呢。 ??要明白大明圣旨的合法性是皇帝在司礼监的那块印,而不是内阁拟写的诏书。 ??翻看着袁可立连夜参考周应秋等人写的条陈,送上来的天津政改奏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