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问题出在漕运上 (第4/5页)
乾私活没问题,但不能置国家大事於不顾。” ??砰的一拍桌子,袁可立怒道。 ??“替我研墨,我这就奏本上书,请陛下定夺。” ??说着,袁可立就打算开始书写奏本,但却见到他的师爷还站在原地不动。 ??“我觉得东家现在还是将重点放在朝廷新的盐政上。” ??“为何?” ??闻言,袁可立皱了皱眉。 ??他的这个师爷今天的话怎麽这麽多。 ??“陛下宫里的那个盐场,现在用了新的经营方式和产盐方式,产出量大大增加。而朝廷又规定了每府的卖盐官商。” ??说到这里,这师爷的表情有些古怪。 ??朝廷的盐制新政,真的是个善政。 ??盐这个东西,从海水里生产出来,一直到百姓的嘴里,要过三道关。 ??第一道关,是盐场。 ??大明最初定下的盐户产出的盐,早就不够大明的百姓食用了。所以民间也就产生了私场主,这些人租赁或开办盐场,雇用盐丁,日夜煎盐,颇为辛苦,但却赚不到几个钱。 ??第二道关口,是盐商。 ??这些人手里握着盐引,四处奔走官私盐场,凭盐引到指定盐窝取盐,然後贩往指定的“引岸”贩售。 ??由於常常携带着大量的私盐,所以他们还有个称呼,叫私盐贩子。 ??上面的两个关口,都是穷苦人。 ??一个乾的是煎盐的苦差事,一个是需要四处奔波才能弄来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