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章 都这个时候了,还不安抚人心。 (第4/4页)
臣。】 ——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终於彻底的放宽了心,看来起义终究还是平了。 ??还好自己还有张勇,足够谨慎,智谋频出,总算是余波彻底的的平息了下来。 ??大宋总归没有在自己手里消亡! ??“张勇?” ??赵光义开始回忆这个人,好像是枢密院的学士,似乎当年和寇准同为进士。 ??身旁的内侍急忙回应到:“陛下圣明,此二人确实是是同一年的进士!” ??“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看来还有不少贤才啊!” ??“来,让我看看那一年还有哪些人才没被发掘!” ??赵光义大手一挥安排了下去。 —— ??明朝,洪武十三年。 ??皇子们纷纷觉得还不够过瘾:“这就结束了?怎麽着不得再来一点影响?” ??大皇子朱标走了过来,加入了小弟们的聊天团体:“影响自然没有彻底消除,估计在此後多年,宋朝在蜀地的各项政策都会极为谨慎和用心,不然当年动乱的那一批人极有可能再度鼓动起兵。” ??【当然,川蜀地区由此带给宋朝的心理阴影无疑是巨大的,此後,宋朝对於蜀地的政策可谓来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上减轻赋税、政治上严格控制、并以此为标准多年实施。】 ??【宋朝其余各地皆以此为学习对象,就连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打算在蜀地建立一个“市易物”的时候,一部分官员还依旧小心翼翼,生怕再闹出当年的乱子。】 ??【得到王安石的再三保证的时候,才准许在蜀地推行。】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