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6.第116章 原来如此 (第5/6页)
以……” ??说到这里,邓千秋放慢了语速,慢悠悠地道:“今日我们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商品与货币》。” ??朱元璋骤然之间,醍醐灌顶。 ??竟是如此! ??原以为邓千秋是在变戏法,不曾想,这家夥早就料定了。 ??可是…… ??朱元璋的心头显然又有了新的问题,於是道:“鞑子在的时候,也曾鼓励过商贾,可最後的结果如何呢?那些jianian商勾结官府,囤货居奇,最终还不是民不聊生,这难道不是前车之鉴?” ??其实追究朱元璋某些奇葩国策的由来,大多都来自於元朝时期的痛苦经验。 ??可以说,恰恰因为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们,过於擅长反省,才导致了每一个新的朝代,疯狂地进行打补丁。 ??比如魏晋灭亡,隋唐便意识豪强和门阀的危害,於是疯狂的抑制豪强和门阀,以至开了科举。 ??而唐朝的灭亡,让大家意识到那些名为节度使的军阀们的巨大危害,因而宋朝拚命地重文轻武,甚至到了病态的地步。 ??到了明朝,几乎明初所有的国策,都可以看到元朝灭亡的教训。鞑子干了啥,朱元璋就反着来。 ??这种打补丁的方式,本就来源於朱元璋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前半生的所见所闻,寻常人是很难改变他的想法的。 ??邓千秋笑吟吟地看着朱元璋,此时朱元璋是微服,何况看他很较真的样子,似乎此时,他又重新与原来的那个老兄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