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巴罗李嘉图等价 (第9/10页)
??保守估计,大明此时的文盲率,至少是高於95%的。 ??原因也很简单。 ??中国古代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是不需要识字的。 ??为啥? ??古代中国普通老百姓,基本都是农民,而农民不需要像现代那样学会使用化肥、农药,cao纵新式农业机器。 ??他们只要会用锄头,会用镰刀,基本就没啥问题了。 ??这不是有手就行? ??对於农民来说,他们一生都不会离开乡村,有的一生没有去过县城,只去过附近一二十里的乡镇。 ??那麽,认识字又有什麽用处呢? ??况且,在古代学会识字,也不是很容易的。 ??正常来说,文字是比较难学的,儿童至少要学习三到四年时间才能达到看书、写信的地步。 ??当年没有公学,都是私塾,上学费用虽不高,也不算非常便宜,这对於孩子通常很多的农民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太能承担得起的负担。 ??靖难之役时期扩编的军队,绝大部分都是普遍出身的农家子,也就意味着,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大字不识一个了。 ??而且年龄也大了,最小也得十五六岁,大的二三十岁,性格又普遍暴躁,怎麽教? ??面对两人的质疑,姜星火问道。 ??“我问你,不识字的人,会不会说话?” ??朱高煦忍不住失笑:“自然是会说话的不会说话,岂不是成了哑巴?” ??“但凡会说话的,我就能三个月教明白他写五百个常用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