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5章 理欲 (第15/15页)
基本上是程颐的理气观,也就是宏观微观两分法。 ??什麽叫宏观微观两分法?意思就是从宏观上看,理是形而上者,气是形而下者,二者是严格区分的,不能混淆;但如果把视角放到微观个体角度,就具体存在物而言,构成此存在物的理气不离不杂,“不离”意味着理、气是二物,“不杂”意味着理、气同在此存在物。 ??呃,这个东西有点类似於薛定谔的猫,又有点类似於量子力学。 ??具体是严格区分还是“不离不杂”,不仅朱熹不敢下定义,你就是问程颐,他自己也含糊。 ??对於中国传统哲学的“气本论”来说,程朱理学这种宏观微观两分法的理气观,其实是进步的,理、气二分,以及“理”的形而上实体化和超验化,是程朱理学对哲学做出的贡献。 ??但破绽就在於,程朱理学的“理气二元论”,没有给中间的界限下定义! ??程颐和朱熹界定不了,就给後人留了坑。 ??别看杨士奇能高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可这个“饿死”和“失节”,从理学的哲学结构上来讲,其实本质就是“理气二元论”。 ??那麽如果详细掰扯,到底能不能用程朱留下的坑,破了这个理学极右口号呢? ??一旦从理论推导上破除,这种标志性的口号都不好使了,就意味着理学的“理气二元论”被颠覆。 ??这种效果,就跟战场上把敌方大旗给砍倒了,是一样的。 ??姜星火看着杨士奇,自信地说道: ??“既如此,那我们就论一论,到底饿死是大,还是失节是大。”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