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第561章 师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1章 师徒 (第6/13页)

阜成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朝阳门都是堡宗元年改的,现在还没有这些名字。

    ??至於紫禁城,现在也没影呢。

    ??因为涉及到财政、人力等问题,估计要完整地建造规制跟南京一模一样的紫禁城、太庙、社稷坛、天坛、山川坛以及鼓楼、锺楼等一系列建筑,怎麽也得十年八年了。

    ??等到了原来的燕王府,现在的“潜邸”,自有宫人安排好宴席。

    ??“殿下,已经为国师准备了接风洗尘的宴席,请殿下和诸位大人移步前往。”

    ??朱高煦点了点头,然後他转身对姜星火道:“老师,请。”

    ??说着,朱高煦也是亲自引路,向燕王府内走去。

    ??这里是他家,朱高煦相当熟悉且放松。

    ??宴席之上,姜星火也没说别的,只是与朱高煦以及各位勳贵、官员们把酒言欢,北平系的文官有意试探,然而姜星火的博学多才和深邃见解,也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折服。

    ??——————

    ??燕王府後,煤山。

    ??冷知识,煤山不是因为山里有煤才叫煤山,而是因为朝廷在这里堆煤储藏,以免北京被围城的时候燃料短缺,所以才叫“煤山”。

    ??实际上,最初的煤山是金世宗在辽瑶屿行宫的基础上建太宁宫,并开凿了西华潭(今北海),在此地堆成的小丘;而元世祖忽必烈在营建大都时,把皇宫的中心建筑延春阁建在土山的南面,并将土山命名为“青山”,又在青山上下广植花木,作为皇家的後花园;到了朱棣当燕王的时候,就在青山下遍植果树,山下豢养成群的鹤、鹿,供登高、赏花、饮宴、射箭之用。

    ??昔日千岁的燕王如今成了万岁的皇帝,这山也就改称“万岁山”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