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章 姜星火带来的历史偏移 (第5/11页)
制度下,如果真有人想囤积大笔白银来哄抬物价,朱棣不介意让他体验一下什麽叫“全是朕的钱”。 ??这种影响整个大明经济稳定的事情,即便是国公这个级别的勳贵做出来,朱棣也绝对不会姑息。 ??况且,大家也没那麽傻,乾这种事就为了挣钱? ??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有了权力,要多少钱有多少钱,还要自己费时费力被泼一身脏水,亲手做这等事吗? ??地方上,谁有能力哄抬全国的银价? ??当然,朱棣并非是害怕别人这麽乾。 ??相反,他还希望能够让国库充实一笔呢。 ??就如同忽必烈闲着没事就杀一个养肥了的榷茶使、榷盐使一样。 ??李景隆击节道:“姜郎,我明白了,只要不输入外部白银,那麽国内白银价格始终是恒定的,就形成了稳定的价值锚/价格锚。” ??“外部白银当然要输入,但只能由国家严格控制输入,否则必然会导致白银大量流入,冲击白银锚,使得国内的白银宝钞被动贬值,造成大明国内通货膨胀。” ??“事实上。”姜星火勉力言道,“国家必须每年输入日本白银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点是为了阻止大明国内白银因为‘物以稀为贵’的正常价格上涨,需要都每年输入一定量的日本白银进行配平,让大明国内白银价格保持在一个极小幅波动的范围内,从而稳定白银锚。” ??“第二点是国家要根据大明创造真实价值的能力变化,通过白银锚的价格,来控制货币的超发或停发。” ??姜星火详细解释起了第二点,也就是白银宝钞到底是如何根据白银锚的价格变化,而进行数量上的控制的。 ??“当国家分析判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