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第565章 证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5章 证券 (第2/20页)

制成当地比较流传统的衣物种类再进行二次销售,男人有棉布衬衫、围巾、袖口、手绢,女人有头巾、睡衣、兜帽、袖套围裙、外衣、衬裙等等。

    ??虽然在东西方贸易开展的之初,欧洲的棉纺织品的消费量还不算高,甚至只有安南人的一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棉纺织品在欧洲的消费量开始逐渐走高。

    ??原因都很简单,第一个原因是无论是水洗还是日晒,都不怎麽会褪色,这对於欧洲的普通百姓来说,是非常友好的贵族们的丝绸和皮毛礼服都是只穿一次,可他们买一件衣服,要穿很久。

    ??第二个原因则是这些来自大明的棉纺织品已经染出了很多色彩,看起来很好看。

    ??是的,这是对於欧洲的普通百姓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相比於南天竺的妇女通常可以用五颜六色的衣服和纱裙来打扮自己不同,处於中世纪末期的欧洲,普通百姓是基本不能穿到这些色彩鲜艳的衣服的。

    ??後世的经济学家如此记载道:“在大明的舰队抵达欧洲以前,装束及外表上的差别,通常被意味着在欧洲社会不同的社会等级,正如水晶鞋的童话中所寄托的寓意那样,许许多多的欧洲女人认为,像是贵妇们之间也在流行印花棉布一样,印花棉布既有丝绸的图案和视觉效果,又具备能够被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接受的价格,从而使得曾经属於精英阶层的昂贵丝绸的消费时尚,开始向整个社会传播之前靠刺绣或者精心织布才能形成的图案,现在能够通过印染无穷无尽地进行复制,而只要能穿上这种轻巧且色彩鲜艳的棉布衣裳,她们就不再是底层社会的普通女人,这种源自於内心需求的强大动力,让渴望从封闭与保守中解脱出来的消费者对大明的棉纺织品趋之若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