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当学阀_第148章 卖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 卖官 (第5/9页)

从前寒士读书,无所谓学费,且书院膏火,尚可略资以津贴家用。如今举学中田产,悉数归学堂,而学生无论贫富,一律取费,且膳宿有费,购书有费,其数且过於学费。

    ??即便是千金之家,亦是吃紧,所以入学者寥寥无几,与兴办教育目的相悖。既然咱们科学院办了学校,就不会走他们的老路,有我们自己的打算。”

    ??程诺对这种现象忧心忡忡:“学校的设置既偏於都市,学费的征取,更使中等以下社会人家无力送他的子女就学。科举废,学校兴,这不免带有多少贵族教育的意味,这倒是科举时代想不到的。”

    ??新式教育的推广,初等学堂教育尚难普及,高等教育更令平民望而兴叹。

    ??在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时,也曾发出感叹,说今日高等教育,几乎全为中等阶级以上子弟所独享。中人之产,供给子弟毕业高中已甚艰辛,至於大学学生,每年非三四百元,不敷应用。

    ??因经济关系,不能享受高等教育之子弟实占全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至於贵族味道,则是指新式学堂,除了增加乡民的上学费用,教学内容与实际也不适用,与农民的需求产生“错位”。

    ??这种情况伟人在青年时就曾指出,表示乡村小学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符合农村的需要。小学教师对待农民的态度又非常之不好,不但不是农民的帮助者,反而变成了农民所讨厌的人。

    ??而最令农民失望的是,接受了新式学堂教育的农家子弟,在乡村社会不仅“学无所用”,其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开始变得与乡村社会格格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