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_第2章 无聊的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无聊的议题 (第4/6页)

微渐衰,可谓已是外强中乾,早已不复当年之况。

    ??反观楚国,因为君权始终握在历任楚王之手,年复一年,终於走到了今天能与晋国平分中原霸权的地步。

    ??因此,孰强孰弱,岂非一目了然?

    ??但那名年轻学者,却依然是不服,但听其依然是言道:

    ??“君弱而国强,此晋之道也!老先生唯独只见其君势衰,却不见其先君悼公亦可赖六卿之势而复霸中原?老先生莫不是老眼昏花?先君悼公复霸之事实,又岂能视而不见?”

    ??要说起来,这话倒也不错,晋悼公所领导下的晋国,经“萧鱼之盟”後,弱楚而收郑,确实是有复霸之实。

    ??但很显然,那老先生还是更有这想法:

    ??“呵呵!你这竖子!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且不论悼公之兴,不过数年的光景。你又可知悼公之兴,实为其先君厉公杀三郤正卿而致公室复振!…而悼公即位初年,又推行新政,整饬栾氏一族,乃至君威复得,此不正可说明国势确是系於君身?”

    ??听到这里,李然也算是彻底明白了今日集会的论点所在。

    ??那就是分封制与君权之间的论辩。

    ??赞成分封制的,以此乃周礼为由,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一层一层的分下去,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天道使然。

    ??赞成君权的,是以权利专断而可使上令下行,朝闻夕达,提高国家的办事效率。并再以而今的周王室为反面教材,天下人只知诸侯国,孰知周天子?

    ??於是在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