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文化垄断 (第2/5页)
把印刷厂也接过去,普及教育、传承文明本来就是政府的责任。可看秦王连深谈的意愿都没有,可见要改变这种贵族、世家愚弄百姓的时代是任重道远啊。 ??吕不韦听说了印刷厂的事,也来找项少龙想出版他的《吕氏春秋》。当然,他知道项少龙很赔钱,也就没好意思让项少龙为他再往里搭钱,人工、成本都自己出,他也不差钱,要的就是名。 ??项少龙虽然和吕不韦不对付,但也没有拒绝。 ??《吕氏春秋》的观点虽说与现在的秦国以法治国格格不入,但好歹也是一部传世经典,当前天下未定,法制让秦国强大。可是当天下一统後,再严苛峻法,只怕也是亡国之道。 ??秦国因变法而强大,可以说适应了时代。商鞅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和秦孝公一番谈唠,发现秦国这种野蛮人不适合“帝道”“王道”,只适合“霸道”,所以为了迎合秦国的性格,制订了严酷的法律,以jianian民统治良民,最後连他自己也死於自己制定的律法,作法自毙。 ??但秦国却以此飞速发展,实现了弯道超车,一跃成为天下霸主,在统一的道路上,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无敌。可是统一之後,天下的形势已经变了,可大秦帝国还是死守着酷法。这个战胜了李牧、廉颇、乐毅、田单、孙膑、吴起、战国四君子的强大帝国,却被陈胜、吴广两个泥腿子撬动了帝国的根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就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就像苏联,战争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使它赢得了战争。可战争结束了,它还搞这一套,只用了半个世纪,就让这个空前强大的国家轰然倒塌、荡然无存。《吕氏春秋》里也说:“时移世易,变法宜矣”。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