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114夜空为何是黑的 (第12/14页)
地球为中心,半径为r,厚度为Δr的球面上,有多少颗恒星呢? ??“经过简单计算後就可以得出结论,球面上的恒星数量为n=4πrΔr·ρ。 ??“另一方面,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一个简单计算的话,我们也能知道,一个距离地球为r的恒星发出的光,最终到达地球时的光强是和距离成反比。 ??“写成物理学公式,那麽就有I∝1/r。 ??“球面上恒星的数量和球面半径r的平方成正比,而这些恒星照射到地球的光强,却又和球面半径r的平方成反比。 ??“把这两者一相乘,就能很惊喜地发现,r这个参数消失了。 ??“这也就是说,无论球面距离地球有多远,只要他们的厚度Δr相同,那麽照射到地球的净光亮也就应该相同,不存在说离地球近的球面就更亮,离地球远的球面就更暗这件事。 ??“哈雷在计算出这个结果之後,就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 ??“我们都知道宇宙是无限大的,那麽这样一层又一层的Δr加在一起,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抬头看向宇宙的时候,都应该一样亮才对。 ??“按照哈雷的计算,白天和黑夜之间没有分别,黑夜本不应该存在。 ??“但物理学又是一门实验的科学,事实告诉我们说,白天和黑夜完全不一样。 ??“事实和理论计算出现了不一样的结果,那麽该如何解释这件事情才好? ??“在1823年,也就是哈雷完成了他的计算的一百年之後,德国的业余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威廉·奥伯斯给出了一个解释,他自以为完美地解释了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 ??“奥伯斯以阴天时的太阳为突破口,即使是在白天,乌云也会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