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中兴大周的曙光 (第2/4页)
??二曰地方官吏虚浮,官员升调只关注虚名,却不重实际政绩,水利不兴,民案不察,天灾人祸致使流民遍野; ??三曰庙堂朝臣虚浮,只重利而不谋国,上不能分君忧,下不能恤民心,唯争权夺势而已,此为吏治之患。” ??与之前纵论不同,沈沅这次所言,可谓句句见血,直击大周时局颓败的原因,不乏抨击之意。 ??或许这才是元祯帝想听的,此言让其心头剧震,面色微动,却丝毫没觉得被刺激到。 ??由此可见,这位大周皇帝,当下确实是急切想找出病根,解决问题。 ??只是这怎麽是一个少年人,能发出的见解? ??难道是从江仲年与史鼎那得到的信息? ??元祯帝收起疑惑,苍劲的龙颜上,露出些许凝重,沉吟道:“大周黎民亿兆,内外之事,千头万绪,你觉得,具体该从何处着手?” ??皇帝稳居龙位十数年,自是胸怀治国之策,如此发问,多有考教之意。 ??沈沅沉吟了下,迎着一双灼热的目光,说道:“天下之势,浩浩汤汤,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关键还是在於大周内部。” ??“看来你已胸有详策?” ??沈沅缓缓吐出八个字:“重文强武,兴农工商。” ??元祯帝闻言,眸光微凝,开始细细咀嚼起这几个字。 ??一旁的高岳有感,说道:“大周向来重视科举,父皇又日益注重边军训练,这不正是重文强武吗?” ??沈沅沉吟道:“重文不仅在於科举,更需重视行政的效率,应明确富民强国的具体指标,如百姓年岁盈余增长多少,官府税收增加几何,诸如此等。 ????为官者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