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章 有便宜,干嘛不占? (第3/4页)
邑有样学样专门堆防御。 郑人其实也是被逼的。某一个时间段,不是晋军来攻,便是楚军来攻,几乎年年没有消停的机会,不打造自己的乌龟壳实在缺乏安全感。 後来子产坚定选择晋国这边站,总算是缓解了郑国面对晋国的压力,只是楚国又跟郑国没完,战场却是大部分集中在陈国的地界。 秋季上旬,智瑶来到了郑国的地盘,第一座要攻打的城池叫“负黍”。 其它时代不好说,春秋时期取名字会很贴近实际情况。 这个叫“负黍”的地方是郑国的产粮区之一,“负”不是负面的意思,以现在的解读方式是“享有”的意思;“黍”则是农作物,也就是大黄米。 那麽“负黍”用大白话来理解:一个大黄米很好吃的地方;一个大肆出产大黄米的地方。 “命,不得踩踏农田。”智瑶望向一眼好像能延伸到大地尽头的农田,心里满是欢喜。 晋国爆发内战,哪里都可能是战区,有农耕也是小范围进行。 卷进晋国内战的郑国,他们可能以为晋军忙着自相残杀,也能是遭到诸侯围攻无力入侵郑国,总是郑人并没有落下春播或夏播。 子贡特地过来,问道:“公孙持礼?” 意思就是:要遵行礼节交战吗? 什麽礼节?也就是战争跟平民无关,更不会去破坏敌国的生产设施。 智瑶毛病了才跟郑国讲礼节,纯粹就是他们将“负黍”攻打下来,再有两个月左右农作物就成熟,到时候能进行收割的呀。 换作是以前,晋军过来之前会先去城池通知敌方自己来了,好让敌军出城打野战的准备,或是想守城也能及早外出收集用於生火做饭的材薪之类。 现在没有那麽一回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