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若狭之虎的崛起_165.第164章 鏖战郡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5.第164章 鏖战郡山 (第7/7页)


    事实是,银山城内的品川信定得到消息後,立即派人告知尼子诠久,让其加快对吉田郡山城的攻势。

    尼子诠久却认为,要想攻克吉田郡山城,就必须断绝其外援,首当其冲便是下津城的杉元相、小早川兴景对吉田郡山城的兵粮补给。

    九月二十六日,尼子军侍大将汤原宗纲率领精锐一千五百人,由青山出发,越过池之内的山顶向下津城逼近。未曾想,中途却遭到毛利和杉、小早川军的两面夹击,汤原宗纲的军队立刻陷入混乱,只得往池之内方向逃去。

    在毛利军但穷追猛打下,慌不择路的汤原宗纲因战马陷入泥地无法进退,无奈之下只得切腹自断,这场“池之内合战”以尼子军战败而告终。

    久攻不克且痛失大将,尼子诠久恼羞成怒,决定采用步步为营的方式,对郡山城展开强攻。

    十月十一日清晨,吉田盆地还笼罩在浓雾之中,尼子军便已经敲响了阵太鼓、吹起了法螺号,在尼子诠久的命令下,以新宫党为首的一万尼子军开到郡山城下,准备对吉田郡山城发动强攻。

    对此,毛利元就一改早先制定的笼城战术,决定主动出城迎战。

    不同於硬碰硬的正面野战,毛利元就将军势分为三部分:

    第一路五百人,由渡边通、国司元相、儿玉就光等人率领。第二路三百人,由桂元澄、栗屋元真率领,两路兵都作为伏兵使用。第三路由毛利元就亲自率领,与尼子军正面交锋,目的在於吸引尼子军进入埋伏圈。

    尼子军这边,为了歼灭毛利军主力,尼子诠久派出重臣龟井秀纲为主将,率领“尼子十旗”中的三泽为幸、米原纲宽与毛利军在土取桥一带发生了激烈交战。(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