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父子夜谈 (第2/6页)
自武田信贤起建立的武名,更导致元光前期为巩固武田氏权威所做的努力付之东流,若狭国内的家臣叛乱从此就没有停歇过,包括这次粟屋一族的叛乱,也是从那时起长期积蓄的不满情绪的大爆发。 不久後的享禄四年(1531年),细川高国在“大物崩”中兵败自杀,作为其支持者的武田氏更是元气大伤,不但淡出了畿内的政治舞台,其周边形势也在持续恶化:丹後方向侵入的海贼不断袭扰他沿海地区,越前朝仓氏的觊觎和对家臣的调略愈演愈烈,进入天文年间,若狭盗贼、一揆蜂拥而起,规模“前代未闻也“。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武田元光心灰意冷,最终选择出家隐居,完全沉溺於佛法文化的研习之中以求麻痹自我。 面对这麽一位经历坎坷、意志消磨的昔日武田氏当主,信重想到了那句古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终究是自己的“父亲”,信重还是想听听他有什麽金玉良言要传授给自己。 “彦五郎,没想到啊,这家督之位最终还是回到了你的手里。”武田元光面带微笑。 “此话怎讲?”信重一头雾水。 “当年我虽然传位给彦二郎(武田信丰的幼名),但内心其实一直属意你这个小儿子的。奈何彦二郎是嫡长子,拗不过那些家老,我只好……哎,这一切都是天意啊。” “父亲留下来,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些麽?”信重显然不想听这种“马後炮”的言论,便催促武田元光言归正传。 “为父虽已出家,可还是想听听,你对本家今後发展有何想法,毕竟治理国家不能全靠打打杀杀,我们武田氏,面临的问题比其他大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