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谢什麽谢? (第3/4页)
倒更吓人。 姜舒梅结合原主的记忆判断出现在的时代。 历史的年轮才滚入八十年代,华夏人民从十年浩劫中苏醒,最混沌迷茫的时代已经过去,改革春风刚刚吹向大地。 这个时代诞生了无数姜舒梅耳熟能详的传奇人物,但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和自己一样,处在缺衣少食的困窘中。 姜舒梅在村子里转悠着,将闲言碎语抛在脑後,脑海中只有一个字——钱。 八十年代的管制没那麽严格,是下海经商的好时机,那些商业大鳄的第一桶金往往都来自於不起眼的小买卖。 姜舒梅目之所及,仿佛一切都标了价格。 咕咕叫的老母鸡在主人院墙里踱步,姜舒梅摇了摇头,养殖需要的本钱不少,从前期幼苗的照顾到精心喂养,再到後面寻找合适销路,每一样都需要付出心血。 这中间的周期不短,更需要合适的场地和养殖环境。 这个想法被姜舒梅很快抛在脑後。 养殖不行,收鸡蛋呢? 买卖无非是低买高卖的信息差,村里几乎人人都养鸡,日日攒下来的鸡蛋不少,虽说粮所会在月末统一派人来收,但价格非常便宜,和卖出去的差价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自己从村里收了鸡蛋送去县城里卖呢? 这个念头刚一兴起,姜舒梅又否定了。 先不说原主的名声已经差到极点,人家愿不愿意和她来往,单说中间运输的风险就有些大。 鸡蛋是易碎品,她没个能用的交通工具,就算吃得下苦能忍受来回几个小时的路程,中间也不知道要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