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澳门文学编年史1》(6) (第2/3页)
梦,多君昨宵呼醒”可知词中之“君”应指冯秋雪。又作《大江东去·再赠秋雪》——该年中秋为9月25日,此诗当作於9月20日左右。 ⊙ 邓尔雅作七绝《澳门》。 邓尔雅(1883—1955),又称尔疋,原名溥,字季雨,号万岁,广东东莞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入广雅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赴日留学,习美术。次年与潘达微等同办《时事画报》《赏奇画报》。1912年与黄节等创办贞社广州分社。1914年加入南社。1918年与易大厂等组建广州濠上印学社。1922年後定居香港新界大埔。1932年任中山大学顾问教授。抗战全面爆发後避居香港,曾任广东文物展览会征集组组长。邓氏生平工篆刻,擅书画,善诗文,精鉴赏。外甥容庚谓其“篆刻学邓石如、黄士龙,正书学邓承修,诗学龚自珍,而均能变化,以自成家,观者罕知其所自出” 。着有《邓尔雅书千字文》《邓斋印谱》《绿绮园诗集》。 ⊙ 罗濂作七律《迁席澳门南湾》《澳寓感咏》。据作者《杓庵全集·文集·少庵小传》载:“国变後,以舌耕老,今四十七岁,移砚香港已两年。”作者移砚香港凡九年,民国六年(1917)已在其地,则这首《迁席澳门南湾》和《澳寓感咏》应作於民国十二年(1923)前後。①罗濂(1862—1941),字云翘,号杓庵,又号拜梅,广东顺德人。16岁时,父殁,读书攻苦。26岁时,补诸生。以文救贫,驰京华,走中州,蹭蹬无成。辛亥後授徒讲学,设帐穗城,移砚香港,再迁濠镜。晚年寄居濠镜。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