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7章 议和 (第2/8页)
十八岁的突厥女孩儿,不知道性情,不晓得品行。 是个烫手山芋。 而且大邺与突厥针锋相对了几十年,议和固然是好事儿,至少对百姓都好,往後辽东边境也不用再怕突厥人sao扰,就算没有姜家人镇守辽东也无妨。 可对於朝廷来说,这个突厥公主怎麽安置呢? “突厥大可汗亲生的公主,宗室子是肯定不行了。” 不然昌平郡王府那麽多孩子呢,赵然要娶裴清沅,他还有三个弟弟呢,从年纪上来说,他家二郎三郎都成,就算比突厥公主小一些也没什麽大不了。 可议和书上意思表达的很清楚,要嫁的是皇子,而非宗室子。 他膝下就这麽两个儿子,贵妃肚子里那个就算是个男孩儿,那不也还没出生。 二郎跟姜莞又是那样好的感情,哪怕是把突厥公主娶回去摆在王府里当摆设,只怕他也是不肯的。 那便就只有—— 晋和帝深吸了口气,抬眼去看赵禹:“大郎,你怎麽说。” “儿臣全凭父皇做主。” 赵禹对这些似乎从来都不在意:“但她不能做儿臣的正妃。” 册立东宫的事情已经提上了章程,今年年前一定有个说法,最多到明年,出了年就要册封。 他做了太子,难道他的太子妃竟是突厥公主吗? 岂不是将来大邺的中宫皇后是异族人。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道理都不用赵禹说。 “突厥现在送公主进京议亲议和,是因为没有了盟友,也没有了内jianian眼线,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