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昌邑相的大课之年 (第2/5页)
生活好了,逃籍的百姓自然也就少了,甚至有不少逃到山野的流民回到了原来的村落,人口就增加了。 ??收成增产让地租的收入涨了一部分;人口增加又让口赋和算赋的收入涨了一部分;连带着国中的刑案和诉讼纠纷也少了下去。 ??而赋税、人口和刑狱数量是考核郡国的标准。 ??所以单单是看这几项,昌邑国在今年的大课中拿一个“最”是不成问题的。 ??张破疾一边说着一边把记录着各种数据资料的简牍一块块地摆在了刘贺的面前。 ??看着这些发黄的木头疙瘩,刘贺有些头疼,这还只是一部分的文书。要把课考用到的所有简牍都送到长安去,恐怕得用几辆牛车吧。 ??而且简牍上可以刻写的范围有限,难免就会字迹模糊,看起来让人头昏眼花。 ??长安主管考课的御史和廷尉的吏员恐怕都是高度近视。 ??“人口、赋税和刑狱的各项条目都很优异,昌邑相此次大课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的。” ??“安乐公不只一次地跟我们,昌邑国能有现在的局面,离不开门下,不管是他本人,还是百姓,都不会忘记门下的恩德的。” ??安乐是如今的昌邑相,如今年过五十,举孝廉出身,是一个圆滑干练的循吏。 ??张破疾的话倒也不是客套话,这昌邑国中十个人至少有九个会对他心怀感激——只不过有些人还不知道他真正的身份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