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3.第162章 朕一分钱不拿,不合适吧?! (第1/5页)
??第162章 朕一分钱不拿,不合适吧?! ??从高皇帝到孝昭皇帝,大汉帝国向百姓收取的地租的比例非常固定,大约在“十一之税”到“三十税一”之间浮动,而大部分的年头都是“十五税一”。 ??如果遇到了荒年或者灾年,天子还会下令减免当年或者连续几年的地租。 ??一户有三个壮劳力的人家,能够耕种百余亩的土地,能生产出一百多斛的粟,而只要缴纳六七斛的地租,确实不算特别重。 ??【一汉亩等同於三分之一市亩】 ??但是,帐不能这麽算,因为这是对於有地的农户和来说的。 ??那些无地而只能租地的佃农,不仅要替豪民富户缴纳地租,更要给他们多纳一份额外的地租。 ??这份交给豪民富户的地租可不低,有时候要占到土地一半的收成。 ??因此,同样是种地的农户,有没有自己的土地,是生活好坏与否的关键。 ??有自己的土地,就能吃得饱;没有自己的土地,就得饿着。 ??这也是暴秦和大汉军功封爵制度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刘贺对田延年生出一丝杀意,是因为他刚才那几句话,完全是站在豪民富户的角度来说。 ??豪民富户把农具买回去,租给佃租土地的农民,然後再多收一成的租子。 ??看似各得其利,非常公平,但是实际上呢,豪民富户对佃户的剥削却多了一层。 ??原来只是通过土地进行剥削,如今又可以通过农具来进行剥削。 ??这就是掌握生产资料的重要性。 ??田延年看到刘贺的脸色黑了下来,不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