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1章 无心之过 (第8/9页)
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就他的铁腕统治,动不动就抄家灭族,有几个官吏敢公然结党的? ??尤其是赵瑁案,发生在大明初建时期,不太可能是廷推造成的。 ??更何况,这个案子直接将朝堂给清空了,人人自危。 ??大家自保都来不及,谁敢在这个时候搞党争。 ??前两年反腐,确实有力量在推动。 ??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党争,而是革新派和保守派互相打击的结果。 ??不过他也没有安抚老朱,因为这两条政策,确实让官吏之间有了党同伐异的趋势。 ??尤其是朱标当政这几年,他希望通过柔和的手段,建立健全国家各项秩序。 ??营造一个正常有序的君臣氛围。 ??只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在廷推和打击党争这两条政策的驱使下,他的一系列善政,给百官创造了结党的机会。 ??不过还好,老朱尚在,朱标本人也是英明的君主,百官也只敢私下搞小动作。 ??不敢明目张胆的搞党争。 ??可恶果还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百官已经意识到,只有结党才能在朝堂争取利益并存活下来。 ??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他们抱团。 ??当竞争对手是皇帝的时候,他们更会抱团。 ??就连从来都不站队的孔家,都在这次变革中,站在了保守派一边。 ??这才有了现在理学空前团结的局面。 ??他们内部之间,肯定是有竞争的,还很激烈。 ??可是在面对皇权的时候,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当然,将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