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2.第211章 生死之别的一个月 (第4/7页)
小他爹创过业,在他们高中也是千禧年初,就在县城买了带院子的大房子,自建二层楼那类。 後来拆迁……整了四五套三室一厅,还有临街门面房。 那个发小就是吃喝玩乐,有需求找小jiejie,父辈留下的不能让他大富大贵,但衣食无忧很乐呵。 他自己几乎不做饭,最多懂下一锅泡面的水平,在疫情前後都是某团忠实用户。 王承光穿越前住的县城小区,临街商铺有家面馆,也是乡里搬来开小馆子的,王承光自己都常吃,出了小区就能到,那小饭馆味道还不错。 有次两人是聚着在家里喝酒,发小吐槽,你家门外的面馆都成某团点评的全县销量第一面馆,我经常在那家点,味道的确不错,比的上·市里那几十年的连锁老店味道了,就是一碗18块太坑爹,不止面贵,一个包装盒都2块。 王承光当时很震惊,说不对啊,我去门店里一碗面9块,县城哪有那麽高物价…… 两个人都沉默了,喝酒的劲头都一下子懵逼了。 到了20年代大数据杀熟不是什麽新鲜词,无数人都听过,不管什麽样的app你第一次下载使用,不止感觉不贵还有很多优惠折扣。 老用户被坑的血崩。但那次喝酒,王承光还是重新认识了大数据杀熟的坑爹之处,果然是专杀熟人! 那次喝酒以後,他一直到穿越,那个发小就多次在微信里吐槽,他再也没点过那家一次外卖,虽然不是面馆的错,面也好吃,但他懒得现实里跑几公里排队等餐。 更是觉得钱宁可丢了,都不想在给某团交韭菜费。 王承光也确定,这绝对不是个例! 他发小又不认识清大老王,和对方没仇,他一个县里单身肥宅房二代,哪值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