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之梅家有子初长成_第67章 御前问答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 御前问答2 (第6/6页)

在眼里,然後突然笑了。

    这个臭小子。

    ……

    春闱结束後,梅呈安回到了鸿胪寺,日子重新平静下来。

    那写的那首咏柳不出意外的再次传遍了大街小巷,甚至几天后梅呈安在下班路上偶遇一群年龄约莫四五岁的小孩子,他们在边玩游戏边齐声背诵这首诗,可见此诗普及程度有多夸张,相较之前那两首诗有过之而无不及。

    之所以会这样,梅呈安倒是有自己的猜测,之前那两首诗怎麽说呢,没一点文化水平体会不出其中的深意,所以只在读书人中流传较广。

    但这首咏柳就不一样了,意思简单直白,平铺直叙的描绘自然风光,即使是没读过书的人一听也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可谓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所以才有了如今这种夸张的普及程度。

    梅呈安只关注了一下就把这事儿抛之脑後了,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什麽可大惊小怪的。

    比较让梅呈安头疼的是,郭宝坤那小子时不时来找他探讨诗词,刚开始他还热情接待了几次,次数多了他就不耐烦了,每次只能勉强应付,绞尽脑汁转移话题。

    直到郭宝坤的吏部选官定下来了,他去宫里走马上任之後梅呈安才得以脱身。

    没错,郭攸之还是替郭宝坤运作了一个宫中编撰的官职,这个所谓的宫中编撰其实就是翰林院编撰,一个清贵又清闲的职位。

    郭宝坤是想走梅呈安的升官路线,郭攸之是担心其他位置以郭宝坤的性子应付不来。

    父子俩可谓是一拍即合。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