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老二老三,默契且友好 (第3/8页)
受追究的还真就都是同一批人,至少也是有关系的。 在赵光义的斡旋下,凡是涉案的官员,如果觉得此事已经怎麽逃都逃不掉的话,可以选择主动辞职,然後拿着多年贼赃来买一间商行下属的工坊做老板,只要通过这种方式把赃款花乾净,许多事东厂那边就可以既往不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然,故意草菅人命或是十恶不赦的除外。 如此一来,商行拆分大甩卖所需要的社会资本也跟着撬动了起来,而且张霭和宋琪两人也默契的手下留情,没有对商行那边斩尽杀绝,把那些贪官污吏踢出去之後甚至还允许他们私人去开办新的工厂。 这些人都是在商行中有人脉有经验的,哪怕真的是从零开始办工厂或私人商行,往往也能乾得有声有色,甚至因为是自己的工厂自己赚钱自己花,反而往往都能乾得更好。 如今这洛阳大开发,钱行大印钞,国家级主导的大型工程简直不要太多,事实上这个时候,只要能拿得出钱,投入其中,不被贪官污吏盘剥欺负,脑子不要太笨,干什麽都没有不赚钱的道理。 当然,钱花的也多。 不管是营建洛阳,修河道,修官路,修水坝修水电站,还是修建所谓的宋辽友谊之见证的宋辽合营马场。 无一不是超级大工程,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一辈子能完成其中一个,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能在一朝之内完成两个,就有点好大喜功了,而赵匡胤,却是一口气把所有的项目全都给上了。 因为朝廷给钱,甚至工程转包的时候还会给包工头流出足够的利润,这是宋朝与前朝最大的区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