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5章 地方分权 (第4/4页)
??在地方,崔澈与心腹大臣商议过後,决定将北方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六道。 ??即河北道、河东道、河南道、关内道、陇右道、淮水道 ??各道设置监察使,无权干涉各州的军政,仅有监察作用,直接向朝廷汇报。 ??道以下,又有州、县二级,各州军政分离,刺史只管政务,军务由各州校尉主持。 ??仅有都督一职,能够兼领军政。 ??此举自然是在加强中央集权。 ??崔澈全面推翻了让自己儿子各镇一方的想法,让儿子们担任各地总管,固然能够稳定国家前期的稳定,但汉王杨谅的前车之鉴,对他触动很深。 ??要不是有杨谅的助攻,崔澈单以幽州起家,夺取河北期间,还得防着河东参战,甚至袭扰幽州。 ??崔澈当即下诏,以雍王崔彦宗为关内道监察使,岐州都督,监察关内道各州之余,兼领岐州军政,但不能干涉关内道诸州的事务。 ??又以梁王崔彦卿为河南道监察使,青州都督,权力与崔彦宗相同。 ??嫡长孙魏王崔佑之尚且年少,自然不会放去外地,而是被崔澈养在宫中。 ??其余四道的监察使,则由文官担任。 ??各州都督,除非是在战时,否则不再直接统领相邻州县的兵马。 ??战时,由监察使许可,各州校尉领兵,归属相邻都督麾下听从指挥。 ??崔澈与心腹们商议过後,推出的这一套行政区划制度,无疑是在隋朝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