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4.第64章 调和阴阳,用舍行藏 (第2/8页)
与莫须有何异? 张居正意味难明:“若不是王崇古还在宣大,张四维跟杨博也要论死。” 申时行的惊疑戛然而止,身子莫名一寒。 张居正很有耐性为这位後起之秀解释道:“不是伱想的那样。” “栖霞公主死了,若是意外就罢了,若是人为……有嫌疑的人,在这位陛下眼中,正好本就该死些该死的人。” “这是借题发挥,也是快意恩仇。” 申时行这才稍微开释。 思虑片刻,叹息道:“终究是少年意气,只怕有碍德望。” 皇帝登基四个月来,一应所作所为,都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 在朝臣当中,也不乏一个仁君的名声。 可若是真要将言官明正典刑,还要处置三品大员,这等激烈行事。 此前营造的仁君名声,可就半途而废了。 张居正却神色复杂,缓缓道:“所以,要明正典刑,内阁跟三法司,要把此事办成铁案。” 世宗皇帝和严嵩的名声是绑定的。 就像先帝和高拱的名声密不可分一样。 如今张居正,甚至整个内阁,也处在相同的境地上。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大部分朝臣都达成共识的时候,那就不是皇帝不够仁德,而是这些人罪大恶极了。 申时行心领神会:“吏部需要做什麽?” 张居正没有直接答话,反而问道:“汝默才三十七吧?” 申时行点了点头:“虚岁三十九了” 张居正走近,亲手给申时行倒茶:“和卿很看重你。” 申时行连忙起身,双手捧着杯子去接,口中道:“承蒙元辅跟座师看重。” 张居正点点头;“现在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