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4.第93章 瞶祸翫灾,火烧钦差 (第3/8页)
,其余十五艘顺利往返。” “王总督,请再试海运,优迭路线,以规避礁石。” “工部的意思,悉从所请。” “此外工部还以为,海道初通,淮安等处已各立有兵船哨了,防御其经山东者二千余里,恐怕力有不逮,提议增设山东海运哨船。” 朝廷革故鼎新所带来的风雨,朱衡并不想过多涉足,他更想把手上的事情做好。 治理黄河与开通海运,是他唯二的执念。 如今是第二次尝试海运,触礁这种事在所难免,只能慢慢优化路线。 当然,触礁带来反对的声音也在所难免。 果不其然,户科都给事中贾三近出列质疑道:“朱尚书。” “往因运渠梗咽,才议覆海运。” “但您入主工部以来,开通新道、安抚黄河、疏浚漕运,运渠再度畅通无阻,为何还要执意海运?” “海道之势与河道异,河道之可恃者常,海道之可恃者暂。” “风涛险阻、倭寇侵犯、暗礁触石、哪怕侥幸一两次,可终究是会遇到的,这次触礁,难道不是明证?” “既然漕运综理振饬,大异昔时,何必再通海运?人有参苓姜桂,可以摄生,何试命乌附以苟万一?” “我以为,当罢海运!” 虽然所言对立,但语气极为客气。 朱衡在如今能被称为治河无出其右者,众臣对他向来尊敬有加。 听了这番论调,朱衡也不多争执,只开口道:“工部之意不改,稍後将奏疏呈与内阁与陛下。” 他清楚知道,海运这事有工部力主、漕运衙门为盟、内阁支持、皇帝站台,已经不会有阻力了,根本不需要过多跟外行解释。 吕调阳出列附议:“我从工部之议,并拟奏陛下,以复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