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1.第90章 席珍待聘,循序渐进 (第2/9页)
更何况,赵孔昭早有致仕之意,奈何是个皇帝跟兵部都能接受的人选,才被拉着不让走。 如今栗在庭吆喝一嗓子,弄出些争吵,并不是为了给赵孔昭压力,而是为了朝臣争起来,皇帝才好居中裁判。 就在这时,御阶上的皇帝终於开口。 “好了,朕明白诸卿的意思了。” 朱翊钧顿了顿,继续说道:“但,勳贵於国朝有功,减罪也是祖宗成法,若是要重处,实让两宫母后为难。” “此事,朕再与母后商议一番,再议罢。” “至於赵侍郎染疾不能视事,正当好生修养,以待痊愈,夺职之说,不必再提!” 要是当廷做决定,火候还是不够。 等发酵一两日,广泛讨论起来,朱翊钧才好下场做这个裁判。 廷议吹风、上书争论、皇帝裁判,都是必要的步骤,也是实现皇权最简单的路径。 皇帝既然发话中场休息,百官也不好再继续。 只一些有心之人互相对视,交换眼神,心中做好应对的打算。 廷议的事总是一波接着一波。 随後廷上又因为海瑞带回来的巡盐银,争执起来。 部司能支配多少银钱,直接关乎到自身的权力大小,自然没人会在这时候搞什麽客气相让。 光禄寺哭穷给朱翊钧都看得尴尬了,说什麽为了接济供应,已经开始变卖铜铁废器、剩余麴块。 而平时兢兢业业,鲜少参与是非的工部尚书朱衡,也在廷议上急的脸红脖子粗。 一会是什麽二十三座水闸,一会又是因设昭陵卫於昌平州,要修建门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