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明君_第25章 和衷共济,求同存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和衷共济,求同存异 (第5/10页)

一半发绩效,一人哪怕十两,就要近二十万两。

    这还是不算吏员的,他哪里找这麽多钱?大明宝钞吗?那都成厕纸了!

    真以为国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隆庆元年,户部尚书马森一上任,发现太仓的存银仅够维持三个月,京仓的存粮仅够维持两个月,吓得要致仕。

    换了张守直任户部尚书,一合计,发现朝廷一年的收入,仅有二百三十万两,而支出却高达四百四十万两。

    甚至忍不住说了句“国计至此,人人寒心”。

    当初大行皇帝问太仓库要钱,群臣纷纷上奏劝谏,难道只是搪塞?

    今年年初,广东的殷正茂来奏讨要军饷,高拱应了二十万两,现在都没给出来!

    财政这个地步,怎麽可能还给官员加薪俸?

    高拱只觉得高仪异想天开。

    若是考成法非要靠贿政才能推行,那还不如不推行了。

    高拱的态度很坚定——苦一苦百官,骂名他来担。

    对高拱这个态度,高仪早有准备。

    他绝口不提这钱谁出,就是明白进二退一的道理。

    若是直接提这钱内帑出,还怕高拱疑心是内廷要插手官员的俸禄财权。

    高仪顿了顿,假做迟疑道:“元辅……依我看,等夏税收上来,那十万两,也不要还给内帑了。”

    高拱皱眉:“何解?”

    高仪面色颇为犹疑:“我的意思是,请示两宫,将这笔银子,作为‘绩效’之用,如何?”

    高拱听罢,自嘲一笑。

    他摆了摆手:“两宫妇道人家,一毛不拔,还有冯保从中作梗,莫说不还了,即便是晚上一季,都恨不得吃了我,子象这是痴人说梦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