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_174.第172章 光阴渺渺,长路迢迢(500月票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4.第172章 光阴渺渺,长路迢迢(500月票加 (第5/15页)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非虚也,实难也。”

    ??台下传来轻微的议论声,陈恒也没叫这名秀才先坐下,自顾自继续道:“若天下人人为君子,天下自然可平。”

    ??他停了停,供同窗们思量这句话,也给秀才预留出继续提问的空间。果然,这秀才又问道:“那亚圣又言‘人皆可以为尧舜’,该作何解。”

    ??这是出自告子章句里的话,本次院试的第二题,就是出自此文。陈恒才考过,自然不可能忘记原文。他点点头,拿着孔、荀两派後人争论的问题,抛给对方做解答,“此句重在‘为’,否则又怎麽会有人性善恶之辩。”

    ??这道困扰天下大家许久的问题,当即就堵住秀才的嘴。可这只是堵住嘴,陈恒知道还得让他服气才行。

    ??“人心思变……”陈恒深吸一口气,想到那guntang的四个字,“同体。”

    ??“善恶之分,一念之间,天上地下。”说完这十二个字,陈恒又把自己去年用一个义字,请出城内戏班、说书先生之旧事,说与众人听。

    ??这批人大多都参与过救灾之事,对其中的变化很清楚。只是没想到里面还有这种缘由,一时听的入了迷。待到陈恒说完,反问这名秀才,以及台下二三子,“即是如此,诸位学兄觉得,城中戏班的班首是义还是不义?”

    ??秀才住口不言,他也在思考。若是说义,那为何要请。舍生取义,乃君子之风,当争相恐後,岂可避之。若说不义,最後人家还是来了,也是分文不取,无偿登台。这要不称义,义作何解?

    ??秀才公有心想学名家的手段,用‘以势压人’之论破解陈恒的说法。可看着对方炯炯有神的坦然目光,不自觉就按下心中的胜负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