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读书郎_162.第161章 始於一场骂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2.第161章 始於一场骂战 (第7/9页)

句话,用了标点符号,以後圣贤的道理,都只有一个意思。又谈何‘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所谓的标点符号,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简直贻笑大方,庸俗至极。”

    ??李卞在景安日报上一连发了三篇,引导了城内半个月的风向。一直到三月初,下里巴人组都没上个台面的人,出来打擂台。

    ??眼见论战要败,陈恒思索再三还是拿起笔,用元和的名义,在报纸上写了一篇反驳的文章。

    ??别看小小的标点符号,又不能带来盈利,眼下对他个人的名声又没有帮助。

    ??可陈恒却极为重视这个小玩意儿,他知道这个标点符号对天下人的好处,更别说自己还是头一个使用标点符号的人。

    ??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刊登在报,陈恒的论述倒也简单,将标点符号的传播价值做展开。又引来读书人跟天下百姓之间,到底属多属少的论点。

    ??“若要推广圣贤的道理,标点符合必不可少。也能让天下百姓,更好的领会圣贤之道。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文可载道,道之理,在深,更在广。”

    ??说实话,元和的名声,在扬州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两本传播甚广的话本,既在外头打响扬州文林的名头,也丰富了百姓的琐碎生活。

    ??观战的人心思简单,跟李卞这个外来户一比,都觉得元和这个本地人更亲切些,念头不免跟着元和的论点走。

    ??这李卞真是好不讲道理,见此,也不废话,直接在报纸上刊登一句,“阁下是何功名?现居何处高就?”。

    ??城中百姓让他这麽一勾,都不禁期待起元和先生的反应。虽然他们往日多有猜测,觉得元和先生可能是个落魄的秀才。可架不住人心放飞想象,只盼着元和先生揭开真实身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