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屯田与江东犁 (第5/8页)
都不得不用刀剑刨地。” ??孙策倒是还平静,毕竟铁器不足也不是他一个人面临的问题了,从秦汉到隋唐,甚至贯穿宋元明清,整个小农经济时代,中原百姓都有铁器不足的时候。 ??越是兵荒马乱,铁器越是稀缺。毕竟钢铁产量就那麽多,多拿一份去铸造武器铠甲,农具就稀缺一部分。 ??於是孙策说道:“走,下去看看。” ??山脚下就有屯卒拿着耒耜在耕翻土地,《吕氏春秋·任地》有言:“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 ??耒耜就是类似铲子一样的农具,《周易》传说神农氏揉木为耜,也就是手持的那条木棍,而斩木为耜,即铲土部分的器械。 ??理论上孝武皇帝设置铁官生产农具後,耜应该都是铁制的。 ??但理论上永远是理论,到了现实,木制的耒耜一直在民间大量保有。一旦铁器不足,百姓就不得不斩季材,以时入之。 ??而眼下,这些士卒们用的就是木制耒耜。 ??孙策看了都於心不忍,在这寒冬刚过,土地僵硬的江东,一群百姓拿着钝木制的工具在地里拚命耕翻,怎麽能不艰苦劳累。 ??孙策转头看向刘由心情沉重:“军中不是有耕牛吗?怎麽不组织牛耕,代替士卒,提高生产?” ??“有牛耕的。”刘由带着孙策走了一刻多锺後,来到另一片垦田区,指着地里扶犁耕作的屯卒和耕牛,介绍道:“军中有牛四百五十二头,但能用来耕种的只有八十九头,主要是因为耕犁短缺,军中木匠正在全力打造。” ??牛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