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吴县繁华,令孙策终生难忘一幕 (第5/10页)
生产,一旦形成,那简直是对天下经济的碾压。就说一年生产上千万匹布,拿布当作货币,孙策也能把北方财富收割一空。 ??不过这个设想有点遥远了,大型纺织工坊要成型,当下条件还欠缺太多。除了大量女工和充足的生产材料,其他的一切都不满足。 ??孙策其实对预期设的很低,所推行政令能调度起来吴县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即可。别消极怠慢,守着鱼米之乡,却为粮食发愁。 ??但他实在是太低估诸夏百姓对田地的渴望了。 ??尤其那些曾经失去田地的客户! ??历史上客家人以宗族抱团,为了避免与本地主家激烈争斗,而退到了山区团结开垦。 ??而在孙策的占田法激励下,这些客户们以乡党和宗族为团体,开始在吴县到处圈地。 ??他们十分强势,往往数百人,圈地数万亩!任何人只要进入他们圈地的范围耕种,他们就会群体出动,跟对方对持。 ??这种事每日都会引起纠纷,进而惊动官府。 ??事实上,这完全是因为客户对土地过度灼热的占有欲导致的。客户群体其实不占理。 ??但为了争取长吏的支持,客户族长们纷纷立下豪言,这几百顷田,他们势必会在三年内全部开垦出来!田籍可以从现在就开始登记了。在田曹帐簿上,现在就记,这数万亩良田属於他们客户人家。三年後,就可以按照这个土地规模,对他们征税了。 ??为了造成既定事实,他们当场跟田曹小吏带着宗族子弟对着荒田划分田籍。 ??而客家人这种过分的贪欲,成功激怒了本地的豪强。 ??他们有人力,有物力,自然不肯看着膏腴之地都被这些客户抢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